心跳过快,即心动过速,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,包括情绪因素、生活习惯、运动与寒冷、电解质紊乱、药物因素、心律失常等,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不同,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一般治疗、药物治疗等。
1、情绪因素:紧张、焦虑、愤怒等情绪状态可能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,形成窦性心动过速。要学会调节情绪,保持心态平和。可以通过冥想、深呼吸、听音乐、看书等方式来放松自己,缓解压力和焦虑感。
2、生活习惯:抽烟、喝酒、喝浓茶、喝咖啡,或摄入辛辣、刺激、生冷、煎炸食物,也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,心跳加快。要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、尼古丁等刺激性物质,如咖啡、浓茶、香烟等。
3、运动与寒冷:剧烈运动或处于寒冷环境中,会引起心跳加快,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。应选择较为舒缓的运动方式,如散步、瑜伽、太极拳等,这些运动强度适中,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压力。注意保暖,换季合理增加衣服。
4、药物因素:某些药物,如抗心律失常药物、肾上腺素、糖皮质激素等,也可能引起心率加快。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或更换药物,避免使用可能引起心率加快的药物。
5、电解质紊乱:如血钾异常,可能影响心脏电生理活动,导致心率变化。针对具体的电解质异常进行治疗,如补充钾离子等。
6、心律失常:包括窦性心动过速、房早、房速、房颤、房扑等,都可能导致心跳加快。根据心律失常类型,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。对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、房颤等,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术。
7、结构性心脏病:如高血压性心脏病、冠心病等,可能导致心衰和心律失常,引起心跳加快针对具体的心脏病进行治疗,如改善心肌供血、降低血压等。
8、贫血:贫血时血液含氧量减少,可能导致器官或组织缺氧,引起心跳加快。贫血患者应明确病因,进行针对性治疗,如补充铁剂、叶酸等。
心跳过快虽然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,但大多数情况下,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,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。在面对心跳过快时,应保持冷静,及时就医,明确病因,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。
心跳过快的危害
心脏跳动过快时,心肌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这种快速的收缩和舒张,这会导致心肌耗氧量大幅增加。长期心肌耗氧量增加会使心肌细胞处于相对缺血、缺氧状态,容易引起心肌损伤。持续心跳过快可能会打乱心脏正常的电生理活动。心脏的跳动是由电信号传导来控制的,过快的心率可能会干扰这些电信号,引发各种心律失常。可能会出现早搏(心房或心室提前收缩)、心房颤动等。长期心跳过快会使心脏负担过重,为了适应这种高负荷的工作状态,心脏可能会发生结构改变。心脏会像过度使用的肌肉一样逐渐肥大。左心室肥大是常见的心脏结构改变。随着心脏肥大,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,最终可能导致心力衰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