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依在苏州已经做了5年的老师。这本来是一份安静的工作,为人师表,与世无争。不过,从2018年7月开始,小依就开始了一段租房奇幻之旅。对苏州的美好想象,一步步被撕碎了。
7月中旬,小依从安居客上看到了一处不错的房源,联系了“房东”之后,才知道这个房源归一家名叫“乐栈”的长租公寓品牌管理,“房东”其实是乐栈的销售人员。随后,小依就和销售人员一起去乐栈总部签署合同。
这十分奇怪。在智能终端如此发达的今天,长租公寓app基本上都已经可以线上签约支付,现场签署纸质合同非常“老派”了。到了现场之后,等待小依的除了乐栈的工作人员,还有工商银行信用卡部门的工作人员。乐栈工作人员表示,租房需要办理信用卡,然后只需要每个月还款就好了。从租客现金流的角度来说,这和月付房租也没区别,小依就答应了。
签合同的时候,合同上注明了租期是两年。小依当场就提出了异议,因为自己只想先租一年,住的好再说。乐栈工作人员表示,你就签两年的合同,信用卡一次刷掉两年的房租,第一年你正常还款,就当交房租,如果第二年不想租了,我们帮你把剩下的钱还了。这部分内容反映在租房合同的《补充协议》里:
当小依拿到信用卡的时候,款项已经从卡中刷走了。是银行刷掉的额度还是乐栈刷掉的,不知道。反正租客不需要激活开卡,不需要密码,只需要还款就行了。
更吊诡的是,这张信用卡只能每月还款,不能用于正常刷卡消费。为了核实小依所说,我打电话给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的信用卡中心,咨询工作人员,他们表示,该卡种只要有额度、账户状态正常,就能进行刷卡消费。所以这个卡到底怎么回事,还很蹊跷。
住进来之后也是问题不断。小依印象最深刻的是电费问题。乐栈公寓每个房间单独计算电费,公共区域电费分摊。第一个月小依只住了12天,最后却需要缴纳120元的电费——而小依所有的用电就是下班之后开一两个小时灯和空调。
2019年1月27日,有房东反映说,原来应当于2018年12月15日支付的2018年第四季度租金一拖再拖之后,迟迟没有到账;一些租客也发现自己被客栈管家拉黑或者拒接电话,乐栈“失联”;之后,又有人发现乐栈背后的公司苏州信联达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在10天前悄悄变更了工商登记。
一片哗然。
事情至此,真相已经很明了了。如同过去许多故事一样,乐栈也走入了暴雷的结局。当心急火燎的房东和租客找上乐栈公寓时,看到的是一份重组通知。
房东收不到钱,开始驱赶房客;房客无家可归,只能重新租房;但是信用卡是无情的,账单短信还会如期而至。
这群租客是一群可爱的人,他们扎根都市,用自己的青春与智慧将苏州打造成江苏第一GDP的同时,也在用自己的身体和金钱充当都市排雷兵,用自己的债台高筑撑起某些人的财富。
这已经说明了这个行业存在着很大的问题。
正如呦呦鹿鸣在2018年8月26日发布的《租房自如 以身试毒》所分析的,当前房屋中介、二房东,以“长租公寓”的名义,将原来的租房中介行为,变为一个金融产品巧妙设计:中介以租客租金和信用作为为担保,从金融机构一次性提前拿到了一年房租的资金,按月支付给房东,这样,中介除了服务费,还手握大量存量资金。这种模式的本质是,每月还贷的租客,身份不知不觉中转变为“贷款人”,成了中介二房东提供给金融机构的人质。
手里提前拿到这样一大笔现金,可以做很多事,比如大量收房,实现业务扩张。但是,“二房东 贷款合同”这种金融创新,埋藏了极大隐患:提前拿到的这笔钱,怎么花是没人约束的,一旦公司将这笔钱用在其他地方,现金流断了,房东在下个月无法拿到租金,就要驱赶租客,但同时,租客还得继续向银行还贷。暴雷就此发生。
一年来,这样的暴雷已经发生了十几起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,上一次,杭州鼎家案,涉及4000多租客……现在,轮到苏州乐栈。
比其他暴雷公司更过分的是,乐栈直接透支的用户的信用——明明只提供了一年租房服务,租客却需要用自己的信用承担双倍的成本。
更令我们寒心的是,这类明显不合理的模式竟然被包装成了投资项目和银行进行了合作。我这里有一段租客签合同时和银行工作人员的对话,录音内容清晰可辨:
租客:我想问一下,这个是以我们的名义办的、以他们作担保的对吧?
工作人员:对,他们是作担保的。然后我们给他们投钱做这个项目。
租客:如果说双方出现了什么问题,那这笔钱?
工作人员:他们老板出面来处理,就像有些客户已经碰到过了,他们不是还不出钱,所有的款都是他们老板来处理的。租户跟他会解除掉(合同),后面的钱全由老板来处理掉。
租客:之前我和他们聊,以我的名义开了这张卡,相当于先借出了两年的费用,然后再定期还款是吧。
工作人员: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,所以才能涉及到每个层面都能还清。
租客:如果说两年之后,这张卡我不用了……
工作人员:也没有额度的。
租客:那到时候我自己申请也是最初的额度,对于工商银行的信用体系,没有影响?
工作人员:没有任何问题。
……
租客:如果我办了一张工商的信用卡,不可能再办一张……
工作人员:这张卡是不能用的。
租客:那我可以额外再办一张工商银行的信用卡么?
工作人员:可以的,没有任何冲突的,额度全部不共享,这个都是独立开来的。有些人像98年刚刚出来的他们去柜台额度都是申请不下来的,但是作为他老板来担保,我们只要写上申请之后,还是可以照样给他们几万块的。因为老板有一定的资产抵押的银行,因此可以释放出这么多(额度)。
工行员工录音(乐栈事件).mp3 来自呦呦鹿鸣 00:00 03:08
这段话其实很吊诡。
第一,银行工作人员一再强调是乐栈作为担保。隐含的意思就是,租客是借款人,为借款负主要责任,乐栈负连带责任(如果到时还能找到乐栈负责人的话)。那么问题就来了,租房交房租明明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行为,凭什么要租客要用自己的信誉为平台背书?在这个三方关系中,风险最大的明明就是乐栈公寓,他有什么资格担保。
第二,工作人员强调,这个信用卡的额度是独立的,而且无法消费使用。也就是说,无论租客信用如何,只要有长租公寓担保,都可以获取这个额度。那么,银行的这个信用风控是否违规,是否存在借信用卡之名、行放贷之实。
最后,最令我哭笑不得的是,工作人员表示,因为乐栈公寓有资产抵押在银行,因此可以释放出这笔贷款。这个逻辑更不成立了。如果抵押资产属实且有价值,直接放款给企业不就行了,何必通过租客呢?
就目前和一批租客了解的信息看,至少有3个银行网点涉及到了这个业务:中国银行苏州东环路支行、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工业园区支行、浙商银行。
至此,已是一地鸡毛。乐栈公寓不是第一家,也不会是最后一家。我们把一年来这个行业已经爆仓的平台回顾如下:
2018年1月:好租好住的房东们收到群发短信,称企业称遇到一点资金问题,正在想办法。当房东们赶到公司办公室时,早已人去楼空。
2018年3月:爱公寓所属的上海歆禺房屋租赁有限公司对外承认,公司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,已通过股权出让的方式并入其他公司。
2018年5月:长沙优租客门店无故关门,涉及到租客押金和员工工资700万元。
2018年7月:杭州鼎家公寓利用租金贷扩张规模,运营失败,资金链断裂。
2018年8月:北京爱佳心仪出现问题,波及400多位租客和房东。
2018年9月:爱公寓上海分公司接手 1.6 亿外债,无力维持运营。
2018年9月:石家庄众客驿家爆雷。
2018年10月:上海寓见公寓拖欠租金押金,陷入资金困局。
2018年10月:北京昊园恒业利用租客信用获得融资,运营出现问题,资金链断裂。
2019年1月:小家联行在苏州、杭州、昆明等20宇哥城市出现了无法退组、关门跑路的现象。
从目前来看,作为狗年最后一暴,苏州乐栈事件的走势还算不错。比如,有的银行说情况已经登记,将会在2到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。
希望这件事最后能有一个完美的解决,希望这群可爱的人不会露宿街头。知道这件事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什么吗?是这群人连维权都要等晚上8点加完班之后才有时间维权:
千万不要辜负了他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