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化南屏山远眺
昌化下辖的白牛村自古就是水陆转运枢纽点、商品集散中心,其白牛古道是徽商走向全国的起点。镇域范围内G330、G56国道穿镇而过,杭瑞高速直达镇区。未来杭黄铁路通车后昌化也将接入高铁网。
这里产业发展强劲
南门弄古建筑群
逐步形成以昌化山核桃为核心的大农业品牌,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大智造品牌,以三产融合为核心的大旅游品牌,构建一体化产业发展新格局。
这里文脉传承悠久
鸡血石雕刻
拥有文保单位共8处,域内有北宋年间的南屏塔和秀峰塔、明清徽派古建群等历史建筑,更有“国宝”昌化鸡血石驰名中外。浙西民俗文化、朱元璋屯兵文化、国石文化、商埠文化等在这里交相辉映。
这里旅游资源丰富
风之谷户外大本营
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6%,全境全年水质II类以上,周边集风之谷、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、大明山省级地质公园、浙西天池景区等旅游资源为一体,是浙西旅游集散中心。
这里生活幸福宜居
昌化临安半马起点
昌化镇历来是两昌地区行政服务、商贸、文化、教育、医疗中心,具备城镇高品质生活圈,生活环境秀美,公共服务配套完善,全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文体活动丰富多彩,满足百姓日常的物质精神需求。
下一步
继续擦亮国石品牌,深挖鸡血石印信文化,探索国石产业发展新路子,打造“中国印石之都”;
要留好昌化记忆,加强南屏书院、南门弄古建筑群以及古宅、古桥、古树、古道的保护;
要讲好古城故事,培育以“鸡血石雕刻”“昌化水灯”“昌化刀切面”为代表的非遗文化项目;
要发展特色产业,做强精密元器件、机器人、医疗器械等优势产业,培育户外运动、新农人创客等特色产业;
要提升服务水平,通过数字化改革的引领,完善公共基础配套,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服务管理效率。
供稿:委农城处、临安区发改局、昌化镇政府
编辑:寿柳可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